大連泰拳防守姿勢
大連泰拳防守姿勢是泰拳一切技術的基礎和開始,正確完美的防守姿勢是泰拳靈活多變,快速進攻和強力打擊的保證。但實際上不少初學者只注重拳腿招式,而對防守姿勢的重視不夠,基礎不牢,怎能建成大廈,所以基本防守姿勢很重要,歷史上有一個防守姿勢嚇退對手的典故。
(一)頭部姿勢
頭部是雙方搏斗時攻擊的主要目標之一.實戰中要求頭部姿勢應略向前低,下顎內收,閉口扣齒.進攻時,頭部可稍加擺動,配合假動作迷惑對手。除以上基本要求外,還要使頭部舒適自然和協調。防止過早疲勞。
(二)兩拳姿勢
在格斗中,左臂屈肘90度.抱拳于胸前高與肩平。右臂也曲肘90度,抱拳于右顎下方,拳面向上高與肩平,同時肩,臂、拳要協調放松。只有放松才可以發揮速度和適應長時間的比賽,而且容易做出各種手法變化,按一般習慣,左手在前,右手在后,左手用于假動作,刺探、進攻與防守機會較多,而右拳擊出后,身體已轉為正面,所以右拳運用的機會較步,但右拳擊打力量要比左拳大.因為它可以借助腰胯扭轉的力量。
(三)軀干姿勢
軀干姿勢是否正確,對整個搏擊姿勢的完成起著關鍵的作用。實戰中應以側身對敵,若以前胸正面對敵,面積較大·再則腹、襠等要害部位也易暴露,固此,凡徒手對抗,都利用側
面對敵,這樣肩疆靈活·便于閃展,手腳配合靈便,也利于攻防。拳斗時,要求含胸、收腹、斂臀。根據力學原理含胸、收腹,斂臀,比身體正直站立,在承受擊打時受力要輕些,另
外,含胸、收腹后,兩肩會感到更加放松自如。
(四)兩腳姿勢
兩腳始終前后站立,兩腳之間距離比肩稍寬,兩腿稍屈,重心保持在兩腿之間。 初學泰拳的拳手在姿勢上易犯的錯誤:
1,身體挺立,影響反應速度。
2,上體含胸收腹太大成駝背狀,影響腰間和其他助力的發揮。
練習者應時常對著鏡子練習,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姿勢。
示意圖:正面和側面